海底捞什么时候成立的(海底捞是哪一年创办的)

巴山号小编 170 0
欧易 OKX 交易所

注册送6万元盲盒奖励,100%中奖

点击欧易注册,还可获得永久20%手续费返佣

邀请好友 注册并登录 ,获取价值高达 60000 元的数字货币盲盒,100%中奖!


海底捞什么时候成立的(海底捞是哪一年创办的)-第1张图片-巴山号

  重庆火锅不传统,传统的是经营模式。

  文丨华商韬略 周瑞华

  重庆火锅样样第一,却没出火锅第一品牌。

海底捞什么时候成立的(海底捞是哪一年创办的)-第2张图片-巴山号

  一眼灶,一口锅,一张桌,有人烟的地方就可以支起一口火锅。

  重庆有一家“猪圈火锅”,最早的店就开在一个山头上,旁边就是猪圈。重庆人吃火锅不讲究环境,吃的是味道和氛围。

  接地气的特质,让火锅融入到重庆人的生活,成为重庆人的文化和饮食信仰。

  重庆火锅文化的形成,要从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开始讲起。

  重庆地处嘉陵江、长江两江交汇处,是天然的港口。便利的水运,让重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,港口的码头就像重庆的嘴,每天吞吐着南来北往的船只和货物。

  清末民初,入渝的牛羊经由川黔水路到朝天门一代码头后,被赶到江边就地宰杀。弃之不用的牛羊内脏这些“下水”,被食不果腹的码头工人捡了去。他们把这些“下水”装到瓦罐里,丢一把驱寒祛湿的花椒、辣椒作为辅料,再在江边支个炉灶,三五个人围着边煮边吃。

海底捞什么时候成立的(海底捞是哪一年创办的)-第3张图片-巴山号

  没想到这种做法味道极好,很快在码头工人之间流传开来。

  再后来,码头火锅从码头工人那里逐渐摆上了寻常百姓的餐桌。一些商家也从中发现商机,将其引入店堂,从而加速了火锅的普及。

  可以说,重庆火锅起源于码头,兴盛于市井。

  火锅在民间普及后,重庆人对其进行了改良,用牛油熬制的麻辣锅底,把重庆火锅推向了一个新高度。经过牛油滋润的食物,色泽鲜亮,入口更是鲜香味美,浮在火锅表面的牛油还能保持汤底的温度,适合边吃边聊。

  重庆火锅几经变化,但码头文化带来的“豪迈”“接地气”的特质始终没变,并且在这种特质之下,还催生出了丰富多样的火锅文化。

  例如,九宫格火锅的出现,是因为以前一个人吃不起火锅,又馋,忍不住不吃怎么办?只好几个人拼一锅吃,于是有了九宫格,方便各人分菜。

  重庆人不光人人爱火锅,还无处不火锅。

  重庆南山有一家网红火锅店枇杷园火锅,老板包下了整座山,把火锅店开在山上。据说这家火锅店有999张餐桌,可容纳上万人就餐。

  火锅,已成为重庆人重要的生活方式。

  重庆三耳火锅博物馆馆长聂赣如说:“重庆火锅文化是3000万重庆人的无形资产。”

  火锅也是重庆餐饮业的支柱性产业。

  2018年重庆人社局数据显示,重庆火锅年产值8000亿元,火锅从业人数80万,重庆火锅加盟店超14万家。

  2021年淘宝公布的2020年度十大产业带中,重庆火锅进入“年度十大产业带”。

  自上世纪90年代起,重庆火锅就开启了第一次全国扩张,小天鹅、孔亮、秦妈等品牌一度扩张势头强劲。

  “火锅皇后”何永智的小天鹅火锅,1994年在天津开出第一家连锁店。那时候,每天加盟电话不断,何永智一周要飞8个城市谈合作,一个月开出一家加盟店,最高峰时全国开了380家。

  比海底捞晚两年成立的孔亮鳝鱼火锅,2001年把店开到成都,开启大店制霸时代。

  在孔亮鳝鱼火锅最红火的时候,门店面积平均1100平方米起步;等位的客人,一天剥掉六七十斤瓜子、花生;一家门店每天四五辆车满载送货3次,店里每天切60斤腰花、110斤鸭胗。

  在成都打响品牌后,孔亮鳝鱼火锅开启加盟模式,2010年顶峰时期,全国有600家加盟店。

  这是重庆火锅的辉煌时期,刘一手、德庄、苏大姐、秦妈等品牌都在全国各地开店,各大省市都能看到重庆火锅。

  这场重庆火锅的狂欢,到2010年戛然而止,此后,重庆火锅集体“哑火”。

  与重庆火锅集体陷入沉寂形成对比的,是外地火锅品牌的崛起。

海底捞什么时候成立的(海底捞是哪一年创办的)-第4张图片-巴山号

  2020年餐饮行业各业态领跑者排名显示:海底捞、呷哺呷哺、小龙坎位列前三,重庆火锅品牌刘一手、德庄仅排在第四和第五位。

  贵为“火锅之都”,坐拥3万家火锅店,重庆为什么开不出一家海底捞?

海底捞什么时候成立的(海底捞是哪一年创办的)-第5张图片-巴山号

  要搞清楚重庆火锅为什么不行,首先要回答,海底捞为什么行?

  很多人把海底捞的成功归结为“超出顾客预期的服务”,但海底捞董事长张勇说:

  人力资源体系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!

  1999年,海底捞开到西安后,连连亏损。心急如焚的张勇派出得力助手杨小丽救场。杨小丽把海底捞的核心能力——服务带到西安,短短两个月,海底捞西安店奇迹般地扭亏为盈。

海底捞什么时候成立的(海底捞是哪一年创办的)-第6张图片-巴山号

  但是杨小丽只有一个,怎么培养更多的“杨小丽”?

  经过一番思索,张勇的答案是:一套精心打造的人力资源体系。

  餐饮业尤其是火锅行业,在人力方面有两大难题:一是好店长难找,而企业花大力气培养出来的店长留不住,不是跳槽就是自立门户;二是火锅比其他菜式需要更多的服务,如何激发员工发自内心的服务热情和创意?

  围绕这两大问题,海底捞最终建立起一套独特的人力资源体系,这套体系有四大核心点:

  一、师徒制

  这是海底捞自下而上发展战略的核心,也是海底捞裂变式增长的关键。海底捞的店长和员工,都是通过师徒制培养起来的。

  餐饮业扩张的核心是店长,新餐厅设立的各个环节都离不了店长。因此,要开新店,就得先找到合适的店长。

  通过师徒制,海底捞的店长就担负起培养新店长的责任。店长挑选有潜力的员工培养并参加店长培训,通过考核后,这名员工即可成为储备店长。

  师徒制常见的问题是“教会徒弟,饿死师傅”,为了激励店长培养徒弟的积极性,海底捞为店长制定了两种薪酬体系:

  一是获得自己经营餐厅利润的2.8%;

  二是将店长薪酬与师徒制绑定,店长不但可获得自己餐厅利润的0.4%,还能分走徒弟餐厅3.1%的利润,以及徒孙餐厅利润的1.5%。

  现实中,大部分店长都选择了第二种体系。在这种薪酬体系下,一名店长的月薪可达10万-12万元,年薪最高可达600万元。

  而且,能否带出徒弟,不仅关乎店长的收入,还关系到店长的晋升。只有一级店的店长,才有资格培养新店长,只有培养出新店长,才有资格晋升小区经理。

  每一位员工进入海底捞后,都会安排一位师傅,手把手对其进行培训,师傅还掌握着他的上升通道。

  海底捞为员工制定了明晰的晋升通道:

  管理晋升途径:新员工-合格员工-一级员工-优秀员工-领班-大堂经理-店经理-区域经理-大区总经理-海底捞副总裁。

  技术晋升途径:新员工-合格员工-一级员工-先进员工-标兵员工-劳模员工-功勋员工。

  后勤晋升途径:新员工-合格员工-一级员工-先进员工-文员、出纳、会计、采购、物流、技术部、开发部-业务经理。

  这三条晋升通道覆盖了海底捞所有岗位,每一位员工只要肯干,都有机会一级级往上晋升,直至走上管理层。

  最近刚退出海底捞董事的袁华强就是这个晋升机制下的代表。他最早是海底捞的门童,仅用了6年时间,就晋升为大区经理。

  海底捞的管理层,基本上都是像袁华强这样,从基层一级级升上来的。

  “我们的职业发展路径一定是从基层一级一级往上走,不能坏了规矩。”张勇说。

  2020年张勇发布退休计划,宣布除施永宏、苟轶群和杨小丽外,所有员工都有机会参与领导者接班计划。而施永宏、苟轶群和杨小丽不参与,是“因为他们3位太贵了”。

  此外,海底捞还有一条特殊的干部选拔制度:除了工程总监和财务总监之外,海底捞所有干部都必须从一线服务员做起。

  因为没服务过顾客,就不知道服务员需要什么样的后厨支持。

  不看学历与资历,只看能力。在这种晋升制度下,管理层懂服务员的冷暖与压力,员工也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公平对待。

  二、计件薪酬制。

  海底捞把店开到西安之后,就开始探索计件薪酬制。

  当时西安一家店有108张桌子,每天660桌客人,传菜组平时6人,周末8人。在实行计件工资之前,店里总是人手不够,菜摆在上菜窗口没人传。

  后来海底捞推行“多劳多得”的计件工资制,规定非传菜员传菜也有额外收入。从这以后,不管是洗碗工还是清洁工,有空都跑到上菜窗口等着传菜。

  两个月后,这家店员工从240人降到180人,公司支出没变,但效率提升了,员工平均收入还增长了30%。

  三、柔性考核。

  海底捞在考核上也走过不少弯路,早期给员工制定各种KPI(关键绩效指标),比如规定每家门店的翻台率、客人杯子里的水不能低于多少等。

  结果,员工在执行的时候就容易变形,客人明明不喝水,还要不停地加水,因为不加会被扣分。

  张勇后来想明白了,流程、程序“雇佣”的是员工的双手,但“锁住”了大脑的创造性,要让员工动脑子,就要把权力还给他们。

  于是,海底捞用顾客满意度,来代替翻台率、利润率等考核标准,并把如何服务客户的权力,下放给员工。

  比如,海底捞门店每个服务员都有打折、免单的权限。对此,张勇的解释是:

  “只有他(服务员)才知道,是不是把油洒客人身上了,或者菜是不是咸了,他有权力根据这些判断是否打折或是免单。”

  这种权力下放,激发了员工的创造性。

  现在很多高档火锅店都会给顾客配手机套,这个做法最早就是海底捞的服务员想出来的。

  四、“把人当人对待”的企业文化。

  曾有人问张勇,海底捞管理上的创新是什么?他想了想说,“把员工当人对待”。

  海底捞为员工提供有物管的小区宿舍,与门店步行距离不超过20分钟;宿舍配有电视机、洗衣机、空调、电脑,还有专门的保洁定期打扫卫生。

  海底捞还照顾员工的家人,每月给领班以上员工的父母发放几百元的补贴;又在四川简阳建了一所寄宿学校,员工孩子都可以就读。

  海底捞把员工当人对待,员工就把海底捞当家对待。

  一位在外企负责人力资源培训的HR到海底捞“偷师”,她问了几名服务员同一个问题:你们这么热情,为的是什么?

  这些服务员一致回答:海底捞生意好了,我们就好了。

  “让员工把公司好同个人好联系到一起,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”这位HR感叹,“这种境界是外企里中高层管理人员都没有的境界。”

  所以当有人问张勇“股东、员工、顾客哪个重要”时,张勇回答:三个同样重要。

海底捞什么时候成立的(海底捞是哪一年创办的)-第7张图片-巴山号

  海底捞火了之后,不少投资机构找到张勇,要出钱给海底捞开店,都被张勇拒绝了。

  “一个企业要发展,还是软实力的问题。当人力资源、信息管理等体系都很差的时候,你拿一大堆钱开很多店,这不是加速毁灭吗?所以我觉得现在不是快速扩张的时候,现在是静下心来打造基础体系的时候。”

  一家火锅店背后,对应着人力、财务、物流、供应链、管理等诸多系统,没有这套底层体系,门店在复制的过程中,很容易出现品质和服务不一致的问题。

  海底捞早期店少、人少的时候,没有专门的人力、财务、物流等部门,组织架构是纯门店模式。员工身兼数职,早上是财务、采购,晚上是服务员、厨师、传菜员。

  后来门店越开越多,海底捞就抽调出部分员工成立了人力、财务、采购、工程等职能部门,共同服务于门店,但问题也随之出现:

  职能部门的利益与公司发展不相关,变成温水煮青蛙,没有活力,效率低下。

  一次,张勇问负责人力的施永宏,能不能把招一个服务员的成本从1800元降到1500元。施永宏说:“我们的同事都非常努力,经常加班,而且待遇和一线员工还有差距。”两个人因此闹得都不开心。

  各部门之间内耗、互相推诿、互相埋怨,造成管理成本高企。

  张勇分享过一件事。一次,门店发现一块澳洲牛肉里有淤血,就通知中央厨房,中央厨房推给采购,采购又推给供应商,最后供应商说:“那我怎么办?我去退给海外?”

  说到这里,张勇说,其实就是一块牛肉,扔了也只是损失成本,但部门互相推诿造成的损失,是无法估量的。

  从那时开始,张勇就动了组织变革的心。

  2012年,海底捞提出“职能部门从管控变服务”,把人力、财务、工程、中央厨房等职能部门陆续独立出来成立公司,从成本中心变成利润中心。

  这不仅让海底捞甩掉了沉重的包袱,独立公司也有了发展动力,效率提升了,员工的待遇也更好了。

  就拿人力资源部门来说,独立之后成立的微海管理咨询,员工从134人减少到70人,但招聘量从原来的一年两三万人增长到十万人,招聘成本还降了不止一半。

  到现在,如果梳理一下海底捞盘根错节的“关系网”会发现,以火锅来定义海底捞已经过时。更准确地说,海底捞是一个以火锅餐饮为中心的生态。

海底捞什么时候成立的(海底捞是哪一年创办的)-第8张图片-巴山号

  在这个生态中:原来的中央厨房,变身蜀海供应链,负责销售、研发、采购、生产、品保、仓储、运输、信息、金融等餐饮服务;

  工程部变成蜀韵东方,负责海底捞门店装修;

  底料生产基地独立为现在的颐海国际,负责火锅底料、蘸料、鸡精和调味品的供应;

  海底捞还和用友跨界合资,成立了餐饮云公司红火台,为餐饮业提供信息管理系统服务。

  这些海底捞裂变出来的公司,不仅为海底捞门店提供服务,还把服务对外开放,公司快速发展壮大。

  海底捞的底料供应链公司——颐海国际2016年在香港上市,如今市值已逼近千亿元,是中国调味料领域唯二的市值近千亿的公司。根据公司最新财报,颐海国际第三方销售营收占比超七成,已逐渐摆脱对海底捞的依赖。

  更重要的是,当这个基础体系夯实之后,海底捞扩张的步伐就可以加快了。

  海底捞成立15年时,只开出了50家店,但2015年到2017年,两年就开出了129家。

海底捞什么时候成立的(海底捞是哪一年创办的)-第9张图片-巴山号

  从海底捞的成功经验中会发现,重庆火锅全国扩张失利,关键在于落后的经营管理理念。

  从小天鹅、孔亮到德庄、刘一手,这些重庆火锅品牌都把全国扩张的首站选在成都,一炮而红,可一旦走出川渝,就问题频出。

  一方面,是因为原材料的产地和运输条件限制,重庆火锅的菜品供应体系能辐射到成都市场,难以覆盖更大更远的市场;另一方面,传统的人力资源体系也无法支撑大规模扩张,好店长难招、难留,员工积极性不高、离职率高,门店难以带来统一的用户体验。

  正如张勇所说,基础体系没打牢就忙着开店,等于加速毁灭。

  小天鹅火锅因为扩张速度太快,管理跟不上,各种问题频发。何永智不得不像个“救火员”,忙着四处“灭火”,分身乏术。

  而经历过“毛棉油”黑油碟事件,孔亮火锅深刻认识到“食品安全、服务态度、营销模式等,只要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,板子都会打在品牌上”。

  2010年后,孔亮火锅转战金融,从火锅市场淡出。

  不过,最近几年,重庆火锅在全国又有了“卷土重来”之势,德庄、刘一手、渝味晓宇等品牌连锁店也开遍全国。

海底捞什么时候成立的(海底捞是哪一年创办的)-第10张图片-巴山号

  在“一超多强”的火锅市场格局中,产业集中度低、小且分散的重庆火锅还有机会吗?答案是“有”。

  海底捞以极致服务著称,但一些更注重食材和味道的顾客会觉得,口味不够正宗。这两年崛起的巴奴火锅,就是抓住海底捞在产品上的缺位,以极致产品与海底捞的极致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。

海底捞什么时候成立的(海底捞是哪一年创办的)-第11张图片-巴山号

  吃火锅终归吃的是味道,而要论口味正宗,非重庆火锅莫属。这就是重庆火锅的机会。

  这几年,一些原汁原味的重庆麻辣火锅到全国各地开店,开一家火一家。像珮姐老火锅,每到一个城市都会出现顾客排长龙的现象,好的门店每天翻台5-6次。

  重庆也出现了像巴奴一样,走大单品路线的火锅品牌。主打大刀腰片的“周师兄大刀腰片火锅”2018年开业,招牌菜就是大刀腰片,该店从不打折也没有优惠,依然去晚了需要排队。

  重庆底蕴深厚的火锅文化,也为重庆火锅崛起创造了条件。当前,重庆已形成了集火锅原料种植、产品加工、品牌建设、检验测试、产品研发、仓储物流、展示展销、消费体验为一体的火锅全产业生态链。

  依托于重庆火锅全产业链资源,通过精细化的经营,也许下一个海底捞,就来自重庆。

  ——END——

  欢迎关注【华商韬略】,识风云人物,读韬略传奇。

  版权所有,禁止私自转载!

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
  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删除

标签: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