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战国时期,楚怀王信任大臣靳尚和秦国说客张仪,却不肯信任忠臣屈原,最终导致楚国在与秦国的外交过程中,每次都落了下风,连自己都落得个客死异乡的结局。在后来的一场战争中,楚国的郢都被秦军攻破,屈原悲愤难平,最终自沉于汨罗江中,以生命为自己的国家殉葬。虽然楚国并未因此而灭亡,但楚国已经永远失去了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实力与雄心,最终被并入了秦国的版图中。
相传屈原投江的日子,便是农历五月初五。后人便选择这一天来祭祀屈原。根据南朝梁吴均《续齐谐记》的记载:“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,楚人哀之,每至此日,辄以竹筒贮米,投水祭之。”按照“祭祀屈原学说”的说法,这种竹筒中的熟米,便是粽子的前身了。
它的嫡系后代,是如今的竹筒粽子:
实际上,粽子本身的历史更为古老。在先秦时期诞生的《礼记》,便提到了一种名叫“苞苴”的物品。所谓“苞苴”,便是用植物将食品包裹起来,并将其作为礼物馈赠给朋友。当我们烹饪它的时候,可以继续保留包裹在外面的植物。在食物煮熟后,它仍旧会带有一丝植物的清香。
南方古代先民种植黍米的历史极为悠久,若将这种粮食包裹在叶子中,然后将其煮熟,便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平民干粮。东汉学者应劭在他的著作《风俗通义》中,记录下了黍米粽子的常见吃法,那就是“以淳浓灰汁煮之,令烂熟”。“灰汁”即为富含钾盐的草木灰水,一般呈弱碱性。
它的嫡系后代,是如今的碱水粽子。
我们可以发现,粽子的历史,要比屈原的历史更为悠久。在屈原诞生之前, 粽子与端午节的背后,还隐藏着那些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呢?
(一)祭祀社稷说
古代粽子的外形与牛角颇为相似,因此也被命名为“角黍”。部分学者认为,既然粽子的外形模拟了牛角,它的作用或许也和牛角有关。
《诗经·周颂》中有“杀时犉牡,有捄其角。以似以续,续古之人。”这么几句。翻译成我们现在的话,那就是“杀掉一头黑唇大黄牛,它的角的确华丽无比。就用它来当做祭品吧,祭祀我们远古时期的先人。”由此可见,在用牛来祭祀祖先的过程中,牛角是极为有效的辨识符号。
古代帝王在进行祭祀时,将同时宰杀牛、羊、猪三牲的祭品称为“太牢”,这是最高规格的祭品。如果是诸侯、卿大夫祭祀时,则要减掉牛,只能以羊、猪用来祭祀,并称为“少牢”。如果贸然更改祭祀的等级,很可能就会遭到舆论的谴责。
《孟子》一书中便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,齐王在祭祀之前,看到牛的眼里落泪,顿时心生恻隐,干脆换成一只羊来代替,不料却遭到了百姓的耻笑。在百姓看来,他们的大王实在太寒酸了,连一只牛都舍不得杀,真是让人笑掉大牙。这便是降低祭祀等级所招来的非议。
但太牢这个规格的祭祀,只适用于王室。如果普通百姓为了祭祀而杀牛,相当于杀掉了家中生活成本最低的壮劳力。这种行为,基本等于自杀。
所以,百姓用叶子包裹黍米,将其制成牛角形状的粽子,并将其视为“低配太牢”,用来祭祀祖先。他们最大的期盼,便是能在来年得到丰收,从而让一家人更好地活下去。
(二)祭祀江龙说
在中国的千年文明史中,龙向来被视为中华文化的图腾。在很多人看来,龙是人们幻想中的生物,它在真实世界中并不存在。但也有人认为,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生物。它或许曾经存在过,但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了。
但普通人对龙的印象,却是高度一致的:龙通常居住于江河湖海中,若是出行,必然带有风雨。这些风雨或许会润泽两岸的田地,但也会淹没秧苗和希望,让农民的生活陷入绝境。
人们对龙的认识,或许来源于对大自然的敬畏,也有可能来源于某种水生巨兽的行为。究竟来源与哪一方,倒是无足轻重。重要的是,人类在面对无法匹敌的力量时,往往会选择臣服;而用来表示臣服的最佳手段,便是献祭了。
因此,在很多学者看来,粽子是用来祭祀水中蛟龙的产物。根据南朝梁学者吴均在其著作《续齐谐记》的记载,有人在水边祭祀屈原时,意外遇到了屈原的魂魄。在屈原的指点下,人们为粽子缠上了彩色丝线,还塞上了有毒性的楝叶,因为蛟龙惧怕这两样东西。如果用这些物品投入江中祭祀,蛟龙就再也不敢兴风作浪了。
闻一多先生在他的《端午考·龙的节日》一文中,将端午节的诸多民俗整合到了一起,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论点。根据他的论证,粽子流行的地方必定是产米地区,端午的习俗则不仅与屈原相关,更是和伍子胥、勾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综上所述,端午节的各种民俗,或许便发轫于吴越之地。
而吴越两地的原住民,则向来都将龙、蛇视为图腾。根据《吴越春秋》的记载,“越在东南,故立蛇门以制敌国。吴在辰,其位龙也,故小城南门上反羽为两鲵鱙,以象龙角。越在巳地,其位蛇也,故南大门上有木蛇,北向首内,示越属吴也。”由此可见,吴越的本土文化,与龙蛇图腾是一脉相承的。
最终,闻一多先生得出了结论:端午节的诸多民俗,与南方原住民的龙图腾崇拜,有着不可忽视的紧密连接。
(三)祛除邪祟说
五月是春夏相交的季节,随着天气渐渐变暖,自然万物也得以迅猛增长。古代的卫生条件较差,随着天气渐渐变热,细菌和蚊蝇也迅速滋生,它们将各种传染疾病带到人群中,底层劳动人民则深受其害。在科学思想尚且蒙昧的年代,人们无法分辨“细菌”和“病毒”,他们只能将其称为“邪祟”。
那么,针对邪祟的祛除仪式,成为了中华千年文明亘古不变的目标。
古代的江边居民,将五色丝线系在手臂上,以图祛除邪祟。除此之外,人们将挂菖蒲、编艾草、以及食用粽子,都结合到了一起,成为了祛除邪祟的“组合拳”。此时的这些习俗,已经和我们今天的端午民俗愈发接近了。
将疾病视为邪祟,是古代中国居民对世界的朴素认识。而利用草药等物祛除邪祟,无疑是古代“巫医不分”时代的外在体现形式之一。人们无意之间的举动,无形中推动了医学的发展,进而促成了时代的进步。
(四)端午与农闲
端午这个节日,通常位于“芒种”节气之后,“夏至”节气之前。在大家刚刚忙完了“芒种忙种”这个阶段之后,大家总算可以松口气了。而端午这个节日,恰好是用来踏青野游的最好时机。
用叶子和米制作成的粽子,无疑是踏青野游时的便捷食物,而且可以将主食和副食包裹在一起,这不仅携带方便,而且吃起来省事,还不用刷餐具。这也使得粽子被渐渐推广开来,进而成为了人人喜爱的节令食物。
而粽子真正的起源,如今依然是众说纷纭。虽然诸多学者多有分歧,但他们仍然在一个维度达成了共识:粽子在食物之外,无疑还扮演了祭祀用品的角色。这体现了远古先民对未知力量的敬畏,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。以及在此之上,对“人定胜天”理念的笃信与执着。
(完)
(渭水徐公,一个热爱看书和旅行的历史博主。欢迎你和我一起,走进更大的世界)
参考书籍:
《诗经》,【春秋】孔子(编)
《孟子》,【战国】孟子
《礼记》,【西汉】戴圣(编)
《风俗通义》,【东汉】应劭
《吴越春秋》,【东汉】赵晔
《续齐谐记》,【南朝梁】吴均
《端午考·龙的节日》,【现代】闻一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