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期间,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,有的大年三十给,有的大年初一拜年时给,有的是过年走亲访友时给,那么父母什么时候给孩子压岁钱呢?这里面有个故事,看完你就明白了。
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?
古代有一个小妖怪叫“祟”,长得又黑又丑,每到年三十的时候,他就会出来害孩子。
相传当这个“祟”用手摸几下正在熟睡的孩子的头,孩子会出现哭闹不止、说梦话、生病发烧的情况。即便病好了,原本聪明伶俐的孩子也会变成傻傻呆呆的。
所以大人们担心年三十“祟”会害自己家的孩子,年夜饭之后都会点亮灯火,坐在一起,为孩子们守岁。
相传在嘉兴府,有一位姓管的大户人家,夫妻二人老来得子,所以对孩子更加珍惜。年三十的时候,更是担心“祟”来害孩子,所以就点亮灯火,陪着孩子。无意中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,给孩子玩,玩着玩着,老人和孩子就都睡着了。
这个用红纸包的铜钱刚好落在了孩子的枕头边上,夜间忽然妖风四起,吹开了窗户,吹灭了灯。当这个小妖怪要摸熟睡孩子的头准备害孩子的时候,却被枕头边红纸包的八枚铜钱吓跑了,孩子因此躲过了一劫。
第二天老夫妇就把用红纸包住钱币可以驱赶“祟”这件事告诉了大家。
大家纷纷效仿,每年年夜饭以后,很多父母就用红纸包住钱币,放在孩子的枕边,自此再也没有出现“祟”伤害孩子的事情。
因为小妖怪“祟”和我们所说的年“岁”两个字是谐音,所以古时候的压“祟”就变成了现在我们所说的压“岁”。所以爷爷奶奶以及父母给孩子压岁钱一般在大年三十晚上。
压岁钱作为年俗之一,不仅有辟邪驱“祟”的寓意,还寄托着人们渴望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。长辈希望孩子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。
初一拜年以及走亲访友给孩子压岁钱
大年初一,穿上新衣,出门给长辈拜年,是春节的传统习俗,延续了几年前,也是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。
晚辈给长辈拜年,长辈给晚辈压岁钱,各地习俗不一样,有的地方不给压岁钱,给糖果之类的零食吃。
左邻右舍见面也互相道贺“新年好”“平安吉祥”。
传统年俗中,初一拜年一定是给长辈和左邻右舍拜年,一般不出远门。出嫁的女儿大年初一不回娘家拜年,据说会吃穷娘家。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,夫婿要同行,所以俗称“迎婿日”。
不过现在不计较这个了,很多独生子女过年有时候在婆家,有时候在娘家。不过多数还是大年初二回娘家,兄弟姐妹相聚,互相给孩子压岁钱,寄托着对孩子的美好祝福。
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,都是过年,所以这之间第一次见到亲戚家的孩子都会给压岁钱。当然各地习俗不一样,有的地方近亲给,远亲就不给了。
压岁钱给到几岁比较合适?
各地习俗不一样,一般有这几种情况:
①孩子年满18岁,长辈就不用给压岁钱了。
②孩子参加工作了,自己可以挣钱了,长辈就不用给他们压岁钱了。
③孩子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孩,就不给大人了,接着给小孩。
我们这边就是第三种,一直给到孩子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孩,才不给。
所以过年走亲访友,是否给孩子压岁钱,给多少,最好提前了解一下当地习俗,以免造成尴尬。
记得我小时候,兄弟姐妹多的人家,亲戚一般给最小的一个孩子压岁钱,意思是其他孩子大了就不给了,其实其他孩子也就是比最小的孩子大两三岁,三四岁的样子。
写在最后
压岁钱作为年俗之一,一直流传至今,寄寓着人们的美好祝福。
如今有的地方,因为压岁钱涨得太高,已经失去的压岁钱的本意,变成了一种攀比;也有的地方因为“压岁钱不均”亲戚之间不再相互给孩子压岁钱;也有的地方只要是熟人见面都给一个小红包。
但是不管怎样变化,建议父母过年都要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,给孩子美好祝福的同时让压岁钱的习俗流传下来,增添过年的仪式感和喜庆感。
你们一般是什么时候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?给到几岁?
标签: 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