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》要求:“街道、社区党组织要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搞好服务,定期开展民情恳谈、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、为群众服务,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。”按照中央要求,适应城乡融合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,结合城市社区实际,加强街道、社区党的建设、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,需要增强服务意识,提高服务水平,强化服务功能,取得群众欢迎、群众受益、群众认可的实际成效。
一是增强服务意识。从一定意义上说,街道、社区党组织与社区群众联系最广泛、最直接,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说到底,就是服务群众、做群众工作。街道、社区党组织担负的这一重要责任,要求街道、社区党组织牢固树立群众观点,坚持党的群众路线,不断增强服务意识,切实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、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,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街道、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。
二是健全社区服务体系。充分发挥街道、社区党组织的作用,从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,积极探索社区管理规范化、社区服务社会化的有效途径,下大力气抓好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(点)的建设与管理,加强以共产党员、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。针对不同社区、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,按照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,以无偿、低偿服务为主的原则,开展社区服务,努力满足社区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。
三是开展社区服务工作。着眼于社区群众多层次、多样化的需求,特别是群众最关心、最急需解决、通过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,扎实推进社区服务工作。会同有关部门,组织开展面向社区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,面向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,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,面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、社会组织和流动人口、外来务工人员的维权服务,领导基层社会治理工作,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。
四是夯实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。着力破解城市社区服务阵地缺失难题,完善基层服务活动场所,健全便民服务体系。加大对街道、社区党组织的支持力度,在资金、项目、人才等方面向基层倾斜,统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,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。
五是发挥社区党员作用。区别居民党员、退休职工党员、企业下岗职工党员、流动党员、社区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党员的不同情况和特点,提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要求。组织引导党员深入社区、居民家中调研走访,与生活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,关爱帮扶下岗失业、流动务工人员,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,帮助生活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