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我国京广高铁正式通车,也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高铁时代,时间一下已经过去14年了。从那之后便迎来了我国高速发展的十年,到如今形成了密密麻麻的高铁“蜘蛛网”,连县城都通上了高铁,这在10年前还是不敢想的。但在高铁方面,日本差不多有60年的高铁历史了,是第一个高铁进行商业运营的国家。
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,尤其京滨、中京和阪神地区成为了带动日本经济发展的枢纽,这些地区的铁路线压力越来越大。铁路总长仅占3%但却承担着日本客运总量的24%和货运总量的23%,运输能力已达到极限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日本大胆提出修建新干线的计划。
很快,在赶在东京奥运会前夕,日本第一条新干线正式通车。随后,日本加快了新干线发展速度,提出“日本列岛改造计划”。日本新干线进入了蓬勃发展,形成了一个“一日国家”,也就是说日本任何两个列岛之间在一日内就可到达,日本经济也借助新干线实现了再次腾飞。
1978年,小平同志访问日本坐上了日本的“光”号新干线从东京去京都。打趣说道:“有催人跑的意思,我们现在合适坐这样的车。”
中国从此立下了赶超日本新干线的愿望,在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的高铁技术外,加上我国科研人员自主创新,我国高铁技术很快迎来了快速发展。根据最新数据显示,截止到2022年12月,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由9.8万公里增加到15.5万公里。回顾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十年,到如今很多县城都有了高通,大大方便了出行。
最近看到看到一个消息,中国高铁巨额亏损是耗电太多,这是真的吗?那么问题来了,中国高铁技术和日本新干线技术谁更省电?
众所周知,我们高铁时速350km/小时,牵引功率9000千瓦。折合每公里25度电,时速250公里,耗电4800度,折合每公里19度电!根据某科普作者提供的数据,日本新干线能耗43度电/公里,这比中国的高铁要高出1.5甚至2倍。很明显我国的高铁比新干线不仅速度高,而且能耗低,更环保。所以说中国高铁技术比日本新干线要先进。
其实,在实际运营中,高铁能耗更低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原因是动车组列车功率和实际耗电混淆了。动车组功率为9600KW 在运行中达到最大功率就是9600KW/h,相当于每小时耗电9600度。 但在实际运营中也不可能一直保持最大功率运行。打个比方,在高速上开车最大速度120km/小时,全程跑高速平均估计只有100km/小时,道理是一样的。所以说实际运营能耗更低。
国铁集团就曾公布了一个数据,平均一下,耗电大约为12.8度/千米,人均百公里耗电为2度。除了在节能方面,我国还有哪些技术优势呢?
既然我国高铁节能,那么为什么我们中国高铁为何亏损那么高?
2017年开始我国铁路营收就突破万亿,但有个很奇怪的现象,我国铁路2022年上半年就亏损800亿以上,这是怎么回事呢?
其实,这并不是我们经营问题,而是铁路发展太快了,需要高额的投入,运营的收入赶不上投资速度。但同时带来的负面就是高额的负债。以2022年为例,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09亿元,铁路里程新增4100千米,每公里就需要高达1.73亿元的投诉,在投入运营后,也需要投入高额的资金维护,自然债务是沉重的。
或许小伙伴们发现了一个细节,为什么我国高铁速度更快?从经济上来说,我国高铁速度在350km/h,从运营经济角度来说,效益最高。但日本为什么时速一般为260Km/小时,平均速度不超过220Km/小时。为什么日本高铁技术比我走在前面,在速度方面反而比不上中国呢?
其实这背后有深层次原因,主要原因是日本是一个多山区国家,同时日本铁路设置的站点较多。比如日本东海道干线515公里,有17个站点,二我国京沪高铁1318公里,只有24个站。这直接的影响是,列车刚加速到最高时速不久,就需要减速了。其运能空间也会被线路上停站较多的列车所挤压。所以,在设计上我国综合考虑了经济及运营成本,选择了最佳时速。
另外,在运营里程上,我国在2019年就已经突破13.9万公里,占全球高铁通车里程的2/3以上。而日本高铁,也就是日本新干线,从通车里程数远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。
虽然,我国高铁技术起步较晚,经过几十年的追赶,如今,中国高铁技术早已走向全球,目前已经成为了中国最为响亮的一张名片。中国高铁也成为了运营里程目前位居世界第一,实现了弯道超车。
更为关键的是,中国目前还掌握了时速600公里以上的磁悬浮列车,二日本掌握这一技术用了数十年。在高铁方面最高短短十几年的时间,赶上了日本60年速度。甚至在一些核心技术还超过了日本。目前,中国高铁技术已走出国门,很多欧洲发达国家也希望中国能够帮忙修建高铁。这也证明了,中国人没有什么不可能的,即使不可能,中国人也一样能将他变成可能。